与孩子交流,一定要说话吗?

  • 2023-03-19

交流并不一定是一次深入的谈话,它也许只是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一个视线的交流、一次击掌。
我13岁的女儿爱玛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她在公园里看到一个父亲和他的女儿,那个女孩5岁左右,她蜷在一个角落里嚎啕大哭。父亲走过来问她怎么了,她让他走开不要管她。父亲走开了,但女孩又马上哭着要他回来。他很懊恼地回来了,又问她怎么了,显然这一次没有上一次那么温柔。她又把他推开了。等父亲一走,她又哭着要他回来。这样来来回回搞了好几次。爱玛说她也不知道那个父亲该怎么做,但她知道,要是她包里恰好有这本书,她一定会把这本书送给他!

这个故事提醒了我,其实当我们和孩子们的沟通产生了问题时——就像公园里那个生气的小女孩的例子,我们总需要重新建立起沟通。但是我们不能强迫孩子用我们想要的方式跟我们敞开心扉。故事里的父亲想跟女儿聊聊天,帮她走出悲伤的情绪。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很好啊,可是她为什么把他一把推开了呢?因为父亲心里有一个自己的算盘——他只想用他计划好的方式跟她交流。他想让孩子用语言诉说自己到底怎么了。而孩子的想法跟父亲的是不一样的。 

要是女孩能说,“我现在还不想跟你说这件事情。当我哭泣的时候,你能不能就抱着我,陪在我身边,等我准备好了再告诉你?”事情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但是,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这个女孩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所以父亲的质问让她生气,她的生气又让父亲伤心困惑。 

她为什么哭着要他回来?因为她想和父亲交流,但她想要用她的方式,而不是父亲的方式。这也许显得不公平,但是,毕竟她才是那个伤心的人,而且她只是一个小孩子。所以,我觉得我们大人就该委屈一下自己,让孩子们决定用什么方式开始交流。

她想要什么呢? 也许只是当她宣泄她的痛苦的时候,要他静静地坐在旁边,不要去问那些恼人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们首先是通过眼泪来表达他们的感受,等哭够了,他们才会告诉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善意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也许是在打扰他们,他们只想我们陪在旁边,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也许还担心,如果他们的故事不够“动人”,我们会警告他们不要哭,要他们克制自己的感情。

(大人们确实经常说这样的蠢话。)
当爱玛说那个父亲需要的正是这本书的时候,我笑了。因为我记得我曾无数次地对爱玛和其他的孩子犯同样的错误。我会急冲冲地跑去安慰那个伤心的孩子,但是我的安慰却不是他们心里想要的。等碰了一鼻子灰,我不是停下来看看他们想要我怎么样,而是像那个父亲一样,因为被拒绝而勃然大怒。像他一样,我也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因为我一到他们身边就被推开了,一离开他们又闹着要我回去。后来,我明白了几个面临这种情形时能帮我有效应对的规则。 

第一当孩子伤心的时候,我尽量不说话,多听少说。 
第二 要是他们让我走开,我会退后几步,然后问,“还要我再往后退吗?”这听起来像个玩笑,但我是认真的--我真的想知道我要保持怎么样的一个距离能让他们既感到得到了安慰也不觉得受到了打扰。 

第三 我尽力告诫自己,眼泪和脾气不是按照我的意愿想停就停的。即使他们只是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抹眼泪,但一大堆的感情都得到了释放以后,孩子们就能重新生龙活虎起来。

最后 我尽力广义地去理解何谓交流——交流并不一定是一次深入的谈话。它也许只是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一个视线的交流,一次击掌。也许像一个叫皮特的小男孩一样,让他的玩具人和我的玩具人握手。皮特的妈妈曾说他是一个“无法交流的孩子”。这件事情之后,我告诉她妈妈,他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多么富有创意!他接受不了太强烈的感情,但他找到了他自己的和我握手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很好玩的方式。他妈妈伤心地问我,“你的意思是说他不会像我和我的朋友们那样,跟我坐在一起告诉我他每天发生的一切事情,他的每一点感受?”我只能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所幸的是,她已经能够开始明白,皮特交流的方式——像枕头大战、在她身上练铁头功,这些和深入的聊天一样,同样是有意义的,同样的温情脉脉。

编后语我很少吃闭门羹,有时儿子生气跑进房间,我一般等一下下去敲门,他知道是我,都会给我开门。
但有一次,当我去敲门的时候,他说,你不要进来,你进来又要跟我说事。
“说事”,应该就是安抚他的话吧。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有时他并不希望听到那些话。
我说,好的,那我不说事,进来一下就走。
他打开了门,我看见他那紧皱的眉头和高蹶的小嘴。我只进去半个身子,拿起手边的遥控器打开空调。我说,好了,我只是进来帮你开空调,这屋里太热了。

我准备缩回身子离开的时候,他拉住我的手,把我拉到床边,我坐下,他爬到我的怀里。我抱着他,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身体,然后就那样静静地抱着,一个字也没有说。

过了一会儿,他就欢蹦乱跳地跑去客厅玩了。
跟孩子在一起,有时真的不需要语言。
——雪莹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老师微信号:yuwen838手指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